关灯
护眼
字体:

078 很能干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sp;夜晚的宾馆依旧很热闹,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白天在会场讨论重大事情,晚上在酒桌上继续讨论,宾馆餐厅各房间灯火通明,敬酒声、劝酒声、猜拳行令声不绝于耳,一派和谐社会的繁荣景象。

    走了没几步,迎面过来3位喝得醉醺醺,走路歪三扭四的人大代表,互相勾肩搭背,互相祝福对方,互相邀请对方。

    “张主任,改天你到我们单位来玩,我找几个漂亮女工作人员陪你好好乐呵乐呵,保证比这宾馆的服务员好看,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嗨,牛局长,你这就客气了,谢谢啊!改天我一定去,一定,呵呵……这样,今晚我请客,咱俩到大浪淘沙去,那里洗澡按摩服务一条龙,我开一个大房间,到时候咱俩一起……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两位代表的话语越来越猥琐,张伟和陈瑶听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张伟心里很气愤,妈的,我是人民,你们是代表,让你们龟儿子代表老子来开会,不是让你们代表我去**的。

    张伟又感到脸红,在陈瑶面前,这俩代表不争气,丢了山东人的脸。

    不过,这俩代表说的话是本地方言,张伟想,或许陈瑶听不明白。

    张伟看看陈瑶的脸,陈瑶脸上没有任何异样的表情。

    张伟稍稍宽心,陈瑶没听懂,幸亏这俩龟儿子说的是方言。

    “看我干吗?张大厨。”陈瑶问张伟:“是不是为你两个老乡代表感到骄傲自豪呢?”

    晕!陈瑶听懂了。

    “他们讲的什么?”张伟装作没听见。

    “少糊弄我,”陈瑶撇撇嘴:“你们北方方言和普通话都差不多,我听得明明白白,你能听不见?你能听不懂?”

    张伟不好意思:“太丢人了,唉——这俩龟儿子不争气!”

    “有什么好丢人的,这又不是你们这地方的特产,全国各地,这种代表遍地开花,很正常。”陈瑶轻描淡写地说:“别太把这些事当一回事,别太愤世嫉俗,这世道就这样,你得适应它,习惯它;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,别试图去对抗它,改变它,在一个集体面前,在一个大众化现象面前,在强大的社会面前,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,很渺小,适者生存,只有适应这些事情,你才会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……”

    陈瑶说的很轻松,张伟听得很认真,他认为陈瑶说的很有道理,很受教育。

    这女人,确实有两下子。

    “现如今的人大代表,大致有3个类型,”陈瑶说:“一类是有钱有权的,一类是有钱没权的,一类是没钱没权的,刚才我们遇到的两个精英就是属于有权有钱的那一类了,他们把来开会视为一种政治荣誉,满怀豪情向未来,大过年的也不休息,来这里行使人民赋予的当家作主的权利,也真是确实不容易,好辛苦!”

    “呵呵……我听你这话绵里藏针哪,陈瑶,你讲话有时候讽刺意味也很浓哈!”

    “别这么说,张老大,再绵里藏针也比不上你的大智若愚,呵呵……昨天你还说你们北方人脑筋不如南方人开放,我看未必,你刚才那两个老乡代表我看就很开放嘛,人民代表为人民,我看他们都走在了人民的前列,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陈瑶的话让张伟汗颜。

    “不过这样的人民代表很多,全国各地都有,所以你也不必出汗,张老大,”陈瑶笑嘻嘻地看着张伟:“我看你有时候很灵性,有时候有傻乎乎的,真搞不明白你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。”

    张伟继续汗颜:“我傻?我哪里傻了?长这么大,周围的人都夸我聪明,只有两个人说过我傻,一个是你,一个是——”

    “是谁?”陈瑶紧盯着张伟:“快说,不许打埋伏,不许再琢磨新点子,直接脱口而出。”

    “我姐姐。”张伟真的脱口而出:“我姐姐说过我傻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独子,哪里来的姐姐?”

    “我表姐,怎么了?”张伟反问。

    陈瑶一怔,忙点头:“是啊,你可以有表姐的哈!其实啊,大厨,我感觉你一点也不傻,你比谁都聪明,起码比我聪明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

    “因为越会装傻的人其实越聪明,哈哈……”陈瑶开心地笑着。

    “绕一圈,你还是说我装傻啊……”

    回到房间,张伟忙着收拾东西。

    “干嘛?”陈瑶问张伟。

    “收拾行李,准备出发,继续北上啊。”

    陈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:“我累了,今天休息一晚,明天再走,行不?”

    张伟停下来:“你是说,今晚住下,明天再走?”

    陈瑶点点头。

    张伟也困了,2天没沾床边了,看见床感觉特亲切。

    张伟和衣上chuang,拉上被子。

    陈瑶过来把被子给拉开。

    “干嘛?”张伟一愣。

    “不要穿那么多睡觉,不舒服,影响睡眠质量,也别都脱光,那样影响睡觉形象,把羊毛衫脱了,穿秋衣秋裤睡就可以的。”陈瑶看着张伟,亲切地说。

    张伟点点头: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陈瑶:“那就好,好好睡。”

    一会,陈瑶也上chuang了,幸福地叫了一句:“哎呀妈呀,可上chuang了,好舒服!晚安,张大厨,我关灯了。”

    “晚安,陈瑶。”张伟的眼皮已经开始睁不开了。

    熄灯之后,房间里一片漆黑。

    温暖而温馨的黑暗中,传来张伟沉沉的呼噜声,还有陈瑶香甜的呼吸。

    宁静的夜,北方的夜,幸福的夜,温柔而安宁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8点钟,张伟和陈瑶几乎同时睡醒了。

    “早安,张老大。”

    “早安,陈董事长。”

    两人互致亲切的早安问候,然后起床洗涮。

    8点30分,两人下楼吃早饭。

    这世界,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

    吃过早饭,收拾行李、退房、结账、出发。

    今天天气晴朗,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厚厚的积雪上,发出耀眼的光芒。

    外面的温度很低,寒气袭人,大街上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,有的还戴上了棉帽。

    马路上的积雪被来往的车辆压得很硬,没有化,自行车和摩托车走在上面,如履薄冰,不时有人滑倒。张伟慢慢地把车开出城,驶上一条宽阔的一级公路。

    “顺着这条公路一直往北,就可以到达瑶北市,距离大约300公里。”张伟边开车边说。

    “这公路修得质量这么好,很宽啊!”陈瑶说。

    “这是纵贯山东的一条省道,叫东红公路,从山东最南部的红花埠到最北部的东营。这条路在山东,也就属于中等,比这好的多的是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”陈瑶问张伟。

    张伟边开车边指着马路:“前几年没听说吗,安徽的司机山东的路,说的就是安徽的驾驶员全国出名,什么车都敢开,什么路都敢跑,山东的路全国出名,不管是公路通车里程还是路的质量。当然,这说的是低速公路,不是高速公路。”

    陈瑶点点头:“以前好像听说过,呵呵……你对你的家乡很了解啊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,爱我齐鲁,兴我山东,人人有责嘛。”

    “这瑶南市有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?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倒不是很了解,不过,和我们这行业相关的倒是知道几个,一会路上我们都要经过,我给你简单介绍。”

    “旅游行业?”

    “是的,这年头到处都在发展旅游业,到处都在发掘古人和地方特产,大作死人文章,政府这么做一是为了出政绩,一级一级对上好交代,第二,也指望增加点收入,弥补财政不足的问题,确保国家人员吃上饭,确保日常工作正常开展。”

    “山东的经济发展是全国闻名的,不至于到你说的这么可怜的地步吧?”

    张伟笑笑:“经济发展好不好,政府说是一回事,老百姓肚子里明白又是一回事,政府说的是数字,老百姓说的是肚子,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,到南方去看一看,才知道发展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。知道吗?我们这里有的县区公务员只能发80%的工资,很多乡镇都在发半年前的工资,这里最幸福是什么职业?教师!工资不拖欠,还能足额发,最幸福了。”

    陈瑶大为意外:“如果说是西部的省份这样,我不惊奇,如果说是山东,我真的很意外。”

    张伟:“山东的经济其实就是胶东半岛,除了胶东半岛,其他地方都白搭,就说这省城济南吧,和杭州有法比吗?整个一大垃圾城。说实在的,山东的经济,都是一年年数字累积起来的,以前弄的数字高了,结果后来的降不下去,只能往上涨,确保增长率,哈哈……所以就越来越高,所以就到了全国第二的高度,浙江经济这么发达,也得看山东项背。”

    陈瑶很感慨:“官僚主义害死人啊!在这里做个教师倒也是幸福。”

    “幸福归幸福,但幸福指数不高!”

    “又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乡镇学校的老师在同级单位里是最幸福的,别人半年发布下工资,他们照发不误,还足额,但是幸福指数又是最低的,各种摊派都盯住他们口袋里的这点钱了,比如,订阅党报,市级党报给各县有下达的任务,县里分配给乡镇,乡镇就压给学校相当一部分;

    “同时,各县还有自己的所谓党报,其实就是个内部宣传报纸,没有正式刊号的,也如法炮制往下压任务。学校最致命的弱点是没有权,只能在那挨着。于是,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党报的忠实读者,每人至少一份当地的市级和县级党报,订不订你说了不算,工资里直接给你扣除了。”

    “哇哈!你们这里的政府工作真有办法,很善于抓重点啊,目标明确,重点突出,有的放矢,佩服!”陈瑶赞叹道。

    “这里的政府发展旅游业也很有一套啊,只要上级让你干,不管懂行不懂行,个个都是旅游专家,你看这里。”张伟指指路边的一广告牌:“中国法官警示基地,这广告牌1年前就立起来了,一直在这里。知道这是干嘛的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知道,警示法官的嘛,顾名思义,谁不知道?应该是一个培训学校吧?”

    “你看那里。”张伟指指牌子后面1公里处白雪覆盖的一村庄:“那就是警示基地。”

    “看不出有什么特色啊?”陈瑶问。

    “这里面有学问,知道元朝的名剧,关汉卿的《窦娥冤》吗?”

    “知道!”

    “故事的原型据说就发生在那个村,瑶南市及时挖掘了这个历史典故,大做文章,建立中国法官警示基地,意在让全国的法官来这里接受现场教育,不要发生冤假错案。”

    “哦,那都是怎么警示的?”

    “我去年上半年来看过,很简单,在那村里,整了一间屋子,说是窦娥故居,里面弄上窦娥冤的典故和图板,弄个解说员,就成了,省钱省力省时。”

    “啊,这么弄就可以了?”陈瑶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“是啊,要的是宣传的轰动效果,不在于实际效果,只要做了,政绩就出来了,至于有没有人来看,那是其次。”

    “佩服!哈哈……好一个法官警示基地。”陈瑶乐得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看前面,”张伟又指指路边:“中国地质博物馆,这个是真家伙。”

    陈瑶来了兴趣:“离马路远不远?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不远,”张伟停下车,对陈瑶说:“跟我来。”

    陈瑶跟着张伟往马路的右侧,沿着一条小张走了500米,在一处高坡前停下了。

    “到了。”张伟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“到了?”陈瑶疑惑地看看四周空旷的雪野:“这不什么也没有吗?”

    张伟一指地下:“这就是中国地质博物馆。”

    陈瑶一屁股坐在雪地上,笑得站不起来:“张大厨,你太损了,净拿我取乐。”

    张伟摆摆手:“可别这么说,我告诉你了,这是真家伙,来,你看着。”

    张伟弯下腰,把地上的雪拨开:“看看。”

    陈瑶过来一看:“咦?怎么都是红色的砂土啊,这么红啊,都发紫了。”

    张伟站起来往前一指:“这一带,长5公里,宽500米,都是这种土,上面终年寸草不生。”

    陈瑶来了兴趣:“说说,这是什么?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“这是地震时喷发出的地下岩溶。历史记载,在清朝初年,瑶南大地震,死伤无数,瑶南成了一座鬼城,唯一生存下来的县令也不堪灾难的刺激,自杀身亡,这就是那次地震喷发出的岩浆,几百年来一直无人理会,大家只知道这片地很奇怪,老百姓在上面开荒,撒下种子,第二年颗粒无收,上面寸草不活,都把这块地叫死地。

    “后来,前几年,据说是美国鬼子的卫星发现了这块地,派出专家和中国政府有关科研单位来这里勘察,证实这是一块地质奇观,乃地下岩溶。于是乎,瑶南市的领导以敏锐的发展眼光,决定开发这块地,大做旅游文章,让死地变活,来生钱,于是就搞了这个中国地质博物馆。”

    “中国地质博物馆,这名字好气派。”

    “名字越大越吸引人,现在不都这样嘛!”

    “那干脆叫宇宙地质博物馆,多好,到时候外星人都过来参观,哈哈……”陈瑶笑得前仰后合:“这博物馆怎么什么动静都没有啊,就这一块牌子?”

    “应该是没钱搞吧,就先竖起牌子来,一是宣传,二是招商。要不,你来投资建博物馆?”

    陈瑶摆摆手:“不敢,现在我还没发现多么大的商机,等发现了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他们回到车上,继续北行。

    “大厨,这瑶南你怎么这么熟悉?”

    “废话,我在瑶北做旅游这么多年,和瑶南是邻居,当然很熟悉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瑶南市的旅游支点就是刚才那两个项目?”

    “哪里,3大旅游项目,还有一个,前面不远就到。”

    “哦,什么项目?”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